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框架结构重点质量把控与模板工程要点
施工期间对于框架构建而言,模板搭建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流程和钢筋加工配置工作一样,都是决定最终质量优劣的核心要点,只是在实际开展相关作业进程里,经常会暴露出各式各样的毛病。不少建筑工地由于在一些细微之处处置不够妥当,致使构建的有关尺寸出现差距或者浇筑的混凝土产生瑕疵,从而造成后续进行修复整治所需的费用有所增加。
模板选型与固定方法
选择建筑模板要结合具体构件特点,大面积墙体采用整块大模板可提升支模效率,梁柱部位适合用能灵活拼装的组合模板利于处理复杂节点,胶合板表面平整度高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
模板固定,要计算侧压力大小,柱箍建议采用标准钢管,间距控制在40至60厘米,当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应增设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布置间距通常为60厘米,直径根据构件厚度选择12至16毫米规格。
梁板支模技术要求
梁模板进行安装,要先将标高校准,铺设底板之后再安装侧模,使用钢管支撑体系之时,立杆间距不可以超过1.2米,当梁的高度超过75厘米,要在侧模中部设置对拉螺栓,以此防止胀模。
梁板模板,若跨度超过4米,则需按规定起拱,起拱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 - 3‰,像8米跨度的梁,其中间部位应抬高2 - 3厘米,这种做法能够抵消浇筑后模板的下沉变形,进而保证结构标高准确。
钢筋绑扎操作要点
在进行钢筋绑扎以前,需要对规格尺寸加以核对,梁柱节点的地方,要预先规划好绑扎的顺序,主次梁交叉的部位当中,次梁钢筋得放置在主梁钢筋的上方,板面负弯矩钢筋要设置充足的支撑,防止被施工的人员踩踏而发生变形。
钢筋搭接长度,要对受力状态予以区分,受拉区当中,I级钢筋搭接末端,是必须去做弯钩的,其搭接长度,是按照直径40至50倍来进行计算的,受压区的搭接长度,能够减至受拉区的70%,绑扎的时候,铁丝应当呈八字形交错,如此进而确保骨架稳定。
钢筋安装质量控制
复杂节点的钢筋安装,需要预先进行排布,框架梁节点钢筋若密集,必须保证梁顶主筋间距不小于3厘米,以此以便于混凝土能顺利浇筑,柱钢筋绑扎时要运用定位卡具,将主筋间距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 。
采用专用吊具对钢筋骨架实施吊装,对于长度超出6米的骨架,应设置4个以上吊点,吊点位置要经过计算,以此避免在吊装过程当中产生永久变形,就位之后要及时对保护层厚度予以校正。
施工缝处理规范
宜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层间间隔不超2小时,当预计间歇时间超规定时,应预先确定施工缝位置,施工缝宜留在如次梁跨中 1/3 范围内等结构受力较小部位。
对待施工缝予以处理之时是需要使得强度方面的要求得以达成的,则在朝着后续继续展开浇筑作业之前,原本就存在混凝土之中进行抗压测试应当显示强度不会低于1.2MPa,对那些相连的接缝面是要采取先凿毛然后处置方式的,并且要处理掉其中浮浆同时使其达到充分湿润的状态,接着要先铺贴2-3厘米与原本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之后才开始浇筑全新的混凝土。
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处于底部的模板支顶,其状态必须要坚实,要是处于回填土之上,那么就应当铺设垫木,对拉螺栓进行安装的时候,要垂直于模板面,紧固时要求力矩适中,梁高倘若超过75厘米,就必须增设穿墙螺栓,其间距按照60 - 80厘米来布置。
钢筋进行绑扎时,要防止接头出现集中的情况,在同一截面之内,钢筋接头的数量不能超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在绑扎工作完成以后,应当展开全面的检查,尤其需要核对梁上面负筋的位置,要设置临时通道,以此来防止施工人员对钢筋进行踩踏。
所有从事建筑行业的同行们,于你们各自的建筑施工过往经历当中,所碰到的最为难以处理的模板方面或者钢筋方面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域分享解决办法,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存在帮助请进行点赞给予支持 !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上传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及版权归属均由上传网友负责,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与传播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