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简介河位于港闸区唐闸街道境内,北至竖河,南至通吕运河向北 400 米断头。计划向南贯通至通吕运河,建设闸、站、桥引水枢纽工程一座,全线建成生态景观河道,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北翼新城的一个亮点,可显著改善河及周边河道的引水条件,为河及周边河道换水提供充足的清水来源。本标段自外环北路至永和路,包括护岸工程和疏浚工程。二、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 水文气象(1)气温: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 15.1℃,最高月平均气温 28.2℃,最低月平均气 温 2.5℃, 极 端 最 高 气 温 38.5℃(1995 年 9 月 7 日 ), 极 端 最 低 气温-10.8℃(1977 年 1 月 31 日)。(2)降水: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及季风环境影响,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时空分配不均的特点。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83.7mm,最大年降水量 1465.2 mm, 最小年降水量 641.3 mm。因梅雨水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 64.6%的降水量集中在 5~9 月份。6~7 间梅雨和 6~9 间的台风雨常造成本地区的严重涝灾。最大 24 小时降水量 264.0 mm(节制闸站),全年平均降水日数 121.7 天。(3) 风:春夏多东风,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 3.1m/s,年最大风速 26.3m/s(NE,1960 年 7 月 7 日),瞬时最大风速 30.4m/s(SW,1975 年 7 月 14日)。常风向 E、ESE 频率为 10%,次风向 NE,ENE 频率为 8%,1949-1997 年本地区受台风影响共 110 次,平均每年 2.24。台风风力一般 6-8 级,最大 12 级;1987 年 7 号台风经过南通市附近,瞬时风速 20.0m/s。 河整治一期工程B标 合同编号: (4) 冰雪:长江水域终年不冻,陆域最大冻土厚 20cm,年平均降雪 6 天,多集中于 1-2 月间,最大积雪厚度 17 cm。(5) 雾与日照:多年平均雾日天数为 30.9 天,年最多雾日数 60 天, 最少雾日数 5 天,大雾平均为 5.7 天,年平均日照数为 2223.3 小时,日照面分率 50%。(6) 内河水位:通吕水系(高水系区、老岸田)正常控制水位 2.25m。 河水系:正常控制水位 2.5m~2.8m。(7) 地下水位:市区地下水位基本与当地河网正常水位接近。(8) 潮汐:长江南通河段的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由于潮波受径流和河形阻力作用十分明显,前波陡直,后波平缓,涨潮历时短,落潮历时长。涨潮历时为 2 小时10 分-6 小时 40 分,平均历时 3 小时 32 分,落潮历时为 7 小时 10 分-10 小时 30 分,平均历 8 小时 52 分,涨潮周期为 12 小时 24 分。(9) 潮位:长江水位受海洋潮汐及径流丰、枯的影响,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潮位特征表如下:潮位名称潮位(m)备注潮位名称潮位(m)备注最高潮位7.081997.8.1910 年一遇低潮位0.66最低潮位0.421959.2.2920 年一遇低潮位0.56平均高潮位3.8650 年一遇低潮位0.44平均低潮位1.97100 年一遇低潮位 0.36最大潮差4.01100 年一遇低潮位 7.18最下潮差0.00200 年一遇低潮位 7.44平均潮差1.93300 年一遇低潮位 7.59最大水位差6.66(10)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g 为重力家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基本烈度可按Ⅵ度考虑。据江苏省地震年表统计,1505~1949 年南通地区共发生地震 16次,一般强度在 5 级以下;1984 年 5 月 21 日南海洋面曾发生过 6.2 级地震,建筑物1 河整治一期工程B标 合同编号: 摆动明显。2、工程地质(1)层 1,素填土:主要以灰黄色低液限粉土与黄褐色低液限粘土为主,含建筑垃圾、石粒、贝壳、植物根茎等杂物,局部下部为黑色淤泥质土。松软为主。稍湿~饱和。层厚 1.00m~2.80m,层底标高 0.90m~2.76m,不可直接利用;(2)层 2,低液限粉土与(淤泥质)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上部灰、灰黄,下部青灰色,淤泥质低液限粘土灰褐色。水平层理。流塑。饱和。层厚 0.80m~2.20m,层底标高-0.19m~1.38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80Kpa;(3)层 3,低液限粉土与粉土质砂:青灰色,局部夹薄层灰褐色低液限粘土。水平层理。低液限粉土,软塑;粉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