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1.1 项目背景xx 县地处天山北麓东段,xx 盆地东南缘,辖 9 乡 6 镇,总人口 23.96 万人(包括兵团驻县 5 个场),土地总面积 1.93 万 km2,拥有丰富的土地,光热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属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全县地表水资源量 4.65 亿 m3,其中县属地下水年补给量 2.96 亿 m3,可开采量 2.46 亿 m3,灌溉面积 187 万亩,亩均占有水量远远低于全国及全疆均值。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环境恶化造成水资源短缺,并引发部分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 xx 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际,为了更好地落实自治区、昌吉州、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精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粮食生产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原则,要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筑市场平台,增加科技含量,实施区域开发,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具有资源优势的 xx 县将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将粮食产业培育成县乡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次通过对农业基地实施滴灌。通过工程措施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田间水利用率,降低亩灌溉定额,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促进 xx 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当前 xx 县节水型农业建设的现实性、迫切性和必然性,并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出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成为 xx 县当前和近几年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旨在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田的灌溉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地下水超采现状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建设不仅符合 xx 加快节水型农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实际需要,而且符合 xx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 xx 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同时,项目的建设对缓解目前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和地下水超采现状,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实施方案结论1.2.1 建设范围2013 年 xx 县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任务为 10 万亩,其中 xx、xx、xx 共 20366 亩,涉及 xx 的 2 个行政村,即二马场村、大庄子村;xx 的 2 个行政村,即二马场村、达1坂河村;xx 的 1 个行政村,即东戈壁村。1.2.2 项目布局xx 县 xx、xx、xx2013 年计划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总面积为 20366 亩,其中 xx 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 6859 亩,其中:二马场村 3486 亩,大庄子村 3373 亩;xx 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 8093 亩,其中:达坂河村 4502 亩,二马场村 3591亩;xx 计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 5414 亩,其中:东戈壁村 5414 亩。 1.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实施高效节水面积总规模为 20366 亩,主要内容包括新建首部设备 30套、新建管理房 30 座,铺设 PVC 管 199914.1m、铺设 PE 支管 342885m、铺设 Ф16PE毛管 1718.3 万 m。1.2.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Ⅰ、投资构成该工程总投资 1628.96 万元,其中:(1)建筑工程投资 216.66 万元,占总投资的 13.3%;(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 1236.13 万元,占总投资的 75.8%;(3)临时工程投资 25.73 万元,占总投资的 1.6%;(4)独立费用 72.88 万元,占总投资的 4.5%;(5)基本预备费 77.57 万元,占总投资的 4.8%。Ⅱ、资金筹措方案xx 县 xx、xx、xx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2013 年实施方案是利用中央、自治区投资地方配套财政和农民自筹等资金进行建设。xx 县 xx、xx、xx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013 年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 1628.96 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财政配套 80%,剩余20%资金由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解决。1.7 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本次 xx 县 xx、xx、xx 高效节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