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井建设条件第一节 矿井设计概况一、位置韦州矿区小泉勘查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矿区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管辖。勘查区边界北起乏牛坡子-牛记圈一线,南至什华公路,西起乏牛坡子-太阳山旧庄一线,东抵小泉村。南北长 5.6km,东西宽 4.7km,面积约 12.12km。地理坐标:东 经 106°30′45″ - 106°34′00″ , 北 纬 37°24′45″ -37°27′45″。二、交通勘查区东侧有国道 G211 公路(宁夏吴忠市-甘肃环县)通过,中部有省道 S302(盐兴公路)通过,南侧有省道 S203(惠平公路)穿过,南至韦州镇 18km,东至惠安堡 11km。另据有关规划,新规划的中太铁路(225km 段)、中(宁)-盐(池)高速公路将从勘查区北部通过,并为勘查区留有出入口。本区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详见图 2-1-1。三、地势、地貌勘查区内地形高差不大,属低缓丘陵地貌,局部见沙丘掩盖,间有植被固定、海拔高度一般在 1340-1400m,侵蚀基准面约在 1340m,相对高差一般在 10-50m。四、水系区内沟谷较发育,苦水河是唯一常年地表径流。苦水河发源于甘肃省环县甜水堡南之爬爬山,流域面积为 5218km2,河长 276 km2,河源海拔 1710m,河口 1116m,总落差 594m,河道平均比降 1.57‰,流经宁夏盐池、同心、吴忠,至灵武县新华桥注入黄河。五、气象及地震本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酷热,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春秋为多风季节,最大风力达 8 级,一般为 4-5 级,多为北及西北风,春季时有沙尘暴天气。最高气温 41.1℃,最低气温-28℃,平均气温 11.2℃;降雨多集中在 7、8、9 月,年平均降雨量为 216.2mm;年蒸发量 2771mm,无霜期约在 5 月中旬至 9 月底。区内冻土厚度 1.13m。本井田地处贺兰山至六盘山南北向构造带,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资料记载,1739 年 1 月 3 日平罗银川地震 8 级,1920 年 12 月 16 日海原地震 8.5 级,1971 年 6 月 28 日吴忠地震 5.1 级,1982 年 4 月 14日海原县地震 5.7 级。六、经济概况本区居民以回族为主。受自然条件限制,乡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本区经济以农牧为主,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仅有几个地方小煤矿、白云岩矿及建筑石料企业,经济整体欠发达。七、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韦州矿区为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新矿区。目前,矿区内有地方小型煤矿 5 对,设计总生产能力 0.30Mt/a。《韦州矿区煤炭开发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获得批准,矿区设计生产规模 6.60Mt/a(其中小型矿井设计生产规模 0.90Mt/a、大中型矿井生产规模 5.70Mt/a),矿区服务年限 62 年,规划建设 10 对矿井(其中小型矿井 4 对、大中型矿井 6 对),新建选煤厂 3 座(原煤入洗能力 6.60Mt/a),新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2 座(装机总容量 150MW)。本矿井即为规划的小型矿井之一,基本为规划的新发和新鑫两井范围的合并。第二节 外部建设条件一、运输条件1、公路运输条件勘查区中部已有省道 S3029(盐兴公路)通过,南侧已有省道 S203(惠平公路)穿过,南至韦州镇 18km,东至惠安堡 11km,公路运输十分2便利。2、铁路运输条件新规划的中(宁)太(原)铁路(225km 段)通过井田,并在矿区设有集配站,煤炭外运条件好。二、电源条件矿井周围有韦州变电站、惠安堡 35KV 变电所,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太阳山变电所,电源可靠。三、水源条件正在规划建设的惠安堡水库是太阳山移民开发区的配套工程,本矿供水将依托该水源,水源条件好。四、通信条件矿井的对外通信可以就近接入附近的电信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网路均已覆盖本区。五、迁村及土地征用情况井田内人烟稀少,无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不存在搬迁问题。六、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本地区有水泥厂,钢材可以通过市场采购。七、社会依托条件本矿井位于太阳山开发区,生活设施已完全社会化。第三节 建设条件综合评价一、自然条件评价本区处在宁中干旱荒漠地区,地表植被少,地表水系缺乏,自然环境相对较差;随着扬黄工程及配套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的推进,本区环境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