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签字123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28日在东莞盛大开幕

来源:网络整理作者:佚名2025-10-221

全球制造业格局正被智能制造重塑着,广东东莞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这座传统制造名城借助“机器换人”计划,三年内投入了将近700亿元的技改资金,促使163家规模以上的智能制造企业,达成了12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目标,彰显出产业转型的坚定决心。

产业转型背景

东莞身为全球制造业重镇,往昔凭借劳动密集型产业造就经济奇迹,随着人口红利渐渐消逝,2017 年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工资相较于五年前增长将近一倍,致使传统生产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这种压力驱使企业自觉谋求技术突破,为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营造了广阔市场空间。

当地政府灵敏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趋向,于2015年开启了“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规划,此规划面向电子制造、五金模具、家具生产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给予设备购置补贴,并提供技术咨询方面的支持,截止到2017年9月,该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20%以上,为智能制造的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智博会平台价值

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是产业对接重要平台,2017届展会有145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是11.6万平方米,来自日本、德国、瑞士等工业强国的精密装备制造商,和中国本土企业一起展示最新技术成果,形成完整产业链展示体系 。

这个一年一度的展会成了新技术起先首发的大平台,好多企业挑在展会那段时间推出年度极为重要的产品,展期一共有四天,预估能招引来11万专门来看展的观众,给参展的商家创造了精准对接的契机,这样的集中呈现切实有效削减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对接花费,加快了技术革新成果转换。

技术创新应用

2017年智博会上,亮点是工业机器人协作系统,多家企业展示了机械臂,其具备力感应功能,还有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机械臂能够与工人并肩作业,且不需要安全围栏,这些设备单价不同,从20万元到100万元,和三年前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下降约30%,这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能够承受 。

智能传感技术有突破,这同样是很引人注目的,国产激光位移传感器其测量精度达到微米级别,价格只是进口品牌的六成,东莞本地企业研发了视觉检测系统,它能在0.5秒内完成100个产品尺寸测量,它比人工检测效率提升50倍,并且准确率超过99.9% 。

政策支持体系

东莞市的政府搭建起了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其中涵盖了设备补贴、贷款贴息以及示范项目奖励,针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设备金额15%的补贴,并且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为500万元,在2017年的时候,全市发放的智能制造专项补贴资金超过了8亿元,使得将近千家企业受益。

东莞为完善产业生态,率先提出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建设战略,该战略涵盖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环节,还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这些举措获得国务院认可,进而使东莞成为全国15个“实施中国制造2025成效明显市”之一。

人才培养机制

东莞理工学院等本地院校,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短缺状况,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每年培养300余名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政府推动企业与20所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双轨制”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同时进入企业接受实操训练,毕业后直接上岗。

东莞市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智能制造培训中心还引进以色列职业教育资源,该中心每年为在职工程师提供1200人次进阶培训,课程包含工业机器人编程前沿领域,还涵盖数字化工厂设计前沿领域,这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转型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

未来发展趋势

5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后,东莞有部分企业着手布局“5G+工业互联网”项目,其中一家家电制造企业打造出首条5G智能生产线,该生产线借助无线网络连接200个传感器,达成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以及分析,这样的模式让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产品不良率下降到0.3% 。

智能制造服务化的延伸成为了新的增长点,部分装备企业将单纯销售设备转变为供应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借助远程监控来对设备故障作出预测,预先做好维护安排,这种服务型制造模式让企业利润率增长了8至10个百分点,开创出了全新的盈利空间。

把问的对象设定成您,询问您觉得传统制造企业往智能制造转型时所面对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欢迎去分享您的看法,要是感觉这篇文章有价值,那就请点赞给予支持并且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上传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及版权归属均由上传网友负责,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与传播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关注微信
  • 签字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