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6 .060 .20s 33T 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TB/ T 1718- 2003代替TB/ f 1718- 1991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ailway vehicle’s wheelset installation2003-06-19 发布2003-12-01 实施中 华 少L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17jzw.co17bzw.c17jzw.ne1 B / 1' 17 18-20 08前言 本标准代替TB/1' 1718- 1991(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TB/1' 1718- 1991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制动盘的组装; 一 增加四个不合格压装压力曲线图例; —增加不同运行速度轮对组装后应滴足的技术条件; —增加轮对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t 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戚蟹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且研究所、戚蟹堪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资任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苹人:高俊莉、蒋田方、齐兵、于会彬、王心红、刘晓岩、张秀芬。 本标准于 1987 年首次发布.1991 年第一次修订。6 42TB/ f 1 718 -200 3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范目 本标准规定了轮对组装技术要求、验收、标记、涂装与防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铁道车辆新制车轮和新制车轴的组装,不适用于动力轨道车辆轮对组装和注油压装轮对组装。轮对组装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产品图样及技术条件中另行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救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肠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814- 2002 铁道车辆用车轴型式与基本尺寸 TB/f 451- 19%车辆和煤水车用车轴技术条件 TB/1' 1013- 1999 碳素钢铸俐车轮技术条件 TB/1' 2202- 1991 车辆车轮与车轴注油压装技术条件 TB/r 2562- 1995 铁道客车用车轮静平衡、轮对动平衡试验方法 TB/f 2708- 1996 铁路快速客车银钢整体车轮技术条件 TB/r 2817- 1997 铁道车辆用辗俐整体车轮技术条件 TB/f 2945- 1999铁道车辆用L250 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 TB/T 2980- 2000客车用制动盘技术条件3 . 部件技术要求3 , 车轴应符合GB/1' 12814- 2002,TB/ C 451- 1996或TB/T 2945- 1999的要求。3.2 车轮应符合丁B/1' 1013- 1999,TB/1' 2817- 1997或TB/1' 2708- 1996的要求。3.3 制动盘应符合TB/r 2980- 2000的要求。3.4 车轴、车轮、制动盘应符合按规定程序审批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4 轮对组袭技术要求4 , 同一车轴上应组装同型号、同材质、同厂家生产的车轮及同型号、同材质、同厂家生产的制动盘。4.2 同一车轴上组装的两个车轮轮辆宽度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斑 ,最离运行速度 。 lun/ h. ‘ 1劝120< v‘ l印1印< v《2加车轮种类铸钢车轮粗切车轮辗钥车轮辘切车轮车轮轮辐宠度差 n m 飞心《3《3(2相应的标准TB/ r 10 13 - 19卯丁习/ I' 2817-1卯 7TB/ r 2817-1997T B/ C 2708-199664317jzw.c17bzw.c17jzw.n1 B/ C 1718-20 034.3 轮座(盘座)和轮级孔(盘毅孔)加工及选配技术要求4.3.,轮对组装时,轮毅孔(盘毅孔)及轮座(盘座)宜在相同环境下同温8h后进行A l .选配和组装。4.3.2 轮毅孔(盘毅孔)和轮座(盘座)的直径应在规定极限尺寸范围内,并且同一车轴上两端的轮座直径差不大于 3mm,盘座直径差不大于 2 mm.4.3.3 除另有规定外,轮座(盘座)加工后的回度为0.02二 ,圆柱度为0.05二 ,其大端应在内侧。4.3.4 轮座(盘座)的终加工可以采用磨削或滚压工艺。采用滚压工艺作为终加工时,轮座(盘座)终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上限值为3.2 Fun后方可进行滚压加工,经磨削或滚压加工后表面粗糙度R。上限值为1.6 Fun.4.3.5 轮座与轮毅孔采取过盈配合,过盈盘为轮座直径的0.08%- 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