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631-2002 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 2002—02—10 发布 2002—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前 言 本标准是在铁道行业标准 TB/T 1631—1985《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基础上,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进行修订的。本标准此次修订对技术内容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增加了一些新的钢轨焊补焊条和自保护药芯焊丝; ——增加了焊补材料、弧焊机的检验方法; ——焊补工艺进行了调整,加快了焊补速度; ——增加了预热测温要求; ——增加或修改了对焊接电源、预热等方面的要求; ——增加了对焊补人员培训的要求。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 TB/T 1631—1985。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重庆运达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娄底焊接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韦、黄辰奎、朱梅、黄旭华、周源、王建军。 本标准委托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1钢轨电弧焊补技术条件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轨焊补用手工焊条、自保护药芯焊丝(以下简称焊条和焊丝)、焊补设备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钢轨出现的表面擦伤、低塌(包括焊缝低塌)、磨耗以及轨端(包括淬火和未淬火)剥落掉块时的电弧焊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2000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984—1985 堆焊焊条 GB/T2652—1989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4336—1984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10045—1988 碳钢药芯焊丝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JB/T 9528—1999 原动机 弧焊发电机 3. 要 求 3.1. 焊条、焊丝 3.1.1. 焊条、焊丝型号分类按 GB/T984 和 GB/T10045 执行。 3.1.2. 焊条、焊丝的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表 1 和表 2 的规定。 表 1 焊条化学成分 化 学 成 分 % 焊条型号 焊条 代号 C Si Mn Cr Ni Mo S P Re EDPCrMoV-A2-15 D147Cr ≤0.12 ≤0.251.20~1.60 0.40~0.60 0.40~0.70 ≤0.03 ≤0.03 EDPNiMoV-A2-15 D147Ni ≤0.12 ≤0.250.80~1.10 0.90~1.20 0.70~1.00 ≤0.03 ≤0.03 D147 ≤0.12 ≤0.501.50~2.00 0.40~0.70 0.20~0.40 0.20~0.50 ≤0.03 ≤0.03 EDPCrMoNi-A2-15 D147RE ≤0.12 ≤0.501.50~2.00 0.30~0.60 0.30~0.50 0.20~0.50 ≤0.03 ≤0.03 加0.50 2表 2 焊丝化学成分 化 学 成 分 % 焊丝 型号 焊丝代号 C Si Mn Cr Ni Mo S P A1 EF04-30 ZBH-Cr3 ≤0.15 ≤0.80 1.20~1.80 3.00~4.00 ≤0.03 ≤0.03≤2.00EF04-35 ZBH-CrNi2 ≤0.15 ≤0.50 0.80~1.10 0.70~1.50 2.00~3.00 0.40~0.70 ≤0.03 ≤0.03≤2.00EF04-30 ZBH-Cr2 ≤0.13 ≤0.40 0.70~1.20 1.50~2.20 ≤0.03 ≤0.03≤2.003.1.3. 焊条和焊丝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试验结果以及堆焊层硬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焊条和焊丝熔敷金属力学性能 类 型 抗拉强度δ b MPa 延伸率δ 5 % 冲击吸收功 AkU2(常温) J 布氏硬度 (HB S10/3000) 焊 条 ≥700 ≥15 ≥47 300~350 焊 丝 ≥700 ≥15 ≥27 300~350 3.2. 电焊机 3.2.1. 用于钢轨焊补的电焊机应为直流焊机。手工焊机最大焊接输出电流不小于 200A。半自动焊机最大焊接输出电流不小于 300A。 3.2.2. 线上焊补使用手工内燃弧焊机时,焊机的空载电压 60V~85V,工作电压 22V~28V。焊接电流 50A~200A。负载持续率不低于 70%。重量不宜大于 80kg。辅助电源为交流或直流 220V,功率不小于 2kW。 3.2.3. 线上焊补使用半自动内燃弧焊机时,焊机的空载电压 60V~8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