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 5 .120S 1 7T 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TB/ T 3120- 2005AT 钢轨焊接Welding of AT rails2005-06-27 发布2005-06-27 实施中 华 少L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TB / T 3 12 0-20 05月9青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韦、高文会、朱梅、黎连修、林吉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TB / T 3120-2005AT 钢轨焊接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固定式闪光焊接方法焊接AT 钢轨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50 AT 钢轨和60 AT 钢轨的闪光焊接。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228- 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T 229- 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 T 230- 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 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 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650- 1989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 2651- 19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TB/T 1632.1 钢轨焊接 通用技术条件 TB/T 1632.2- 2005钢轨焊接 第2部分:闪光焊接 TB/ T 3109- 2005 AT 钢轨3要求3.1焊接方法 AT钢轨应采用固定式闪光焊方法。3.2 焊接用钢轨 用于闪光焊接的AT 钢轨应符合TB/T 3109- 2005 的规定。3.3设备要求 焊轨作业生产线应配置有焊前钢轨矫直机、钢轨闪光对焊设备以及焊接接头热处理装置等设备,设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3.4人员要求 焊接作业人员应持有国家铁路主管部门认可的技术机构颁发的“钢轨焊接工操作许可证”。3.5工艺要求3.5.1基本工序 基本工序要求: —焊前检查; —焊前矫直; —焊前除锈; —焊接及推凸; —粗磨;TB/ T 3120-2005 —焊后热处理; —焊接接头矫直; —外形精整及直线度检验; —超声波探伤。3.5.2焊前检查 检查 AT 钢轨型式尺寸:轨头宽度、钢轨高度、轨底宽度、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向) 、端部弯曲。检查AT钢轨表面质量。3.5.3焊前矫直 可采用矫直的方法纠正 AT 钢轨端部弯曲。对于无法矫直的端部弯曲,应将弯曲的端部切除。切除后的端面斜度应不大于0.8m o3.5.4焊前除锈 采用打磨方法,去除与焊机电极接触的轨面锈层,露出金属光泽。3.5 .5焊接及推凸3.5.5.1 AT钢轨焊接时的轨温及环境温度应不低于l oc o3.5.5.2焊接接头经过推凸,轨头和轨底、轨底顶面斜坡的推凸余量应不大于1 mm,其他位置推凸余量应不大于 2 m.焊接接头推凸不应伤及母材。最大错边量应不大于 1 mm.3.5.6粗磨3.5.6., 粗磨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满足超声波探伤扫查的需要。3.5.6.2 AT钢轨打磨应沿纵向进行,表面不应出现打磨灼伤。3 .5 .7接头热处理3.5.7.1焊后应对焊接接头正火热处理。正火加热宜采用中频电感应方式。3.5.7.2正火加热前,焊接接头的起始温度应低于500 C (轨头表面)。正火时,焊接接头被加热温度为 850 ℃一950 r- 。3.5.7.3焊接接头冷却应采用风冷或空气中自然冷却。3.5 .8接头矫直 应采用矫直的方法纠正接头直线度偏差。矫直作业前,焊接接头温度应低于4001C 。3.5.9外形精整及直线度检验 焊接接头外形精整应采用轨头仿形打磨机或精磨机。精磨后,应进行直线度检测。3.5. 10 超声波探伤 应按照TB/T 1632.1 的规定执行。3.6质f 要求 焊接接头质量要求见表 10表1 AT钢轨焊接接头质f 要求Fr-91检验项目要求50A 」,60 AT1外观平直度按 TB /T 1632. 1 的规定表面质量按 T B/T 1632. 1 的规定2超声Q支探伤按 TB /T 1632.1 的规定及附录 A3落锤h二3.7- ,l 次不断或h =2.2m,2次不断h二4. 6 m,1 次不断或 h =2.8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