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5.060.01S34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3108—2011代替TB/T 3108- - 20052011—04—02发布铁道客车塞拉门Sl i di ng pl ug door for rai l way passenger car201 1_10-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目次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4使用条件⋯⋯⋯⋯⋯⋯⋯⋯⋯⋯⋯⋯⋯· · · · · · ⋯⋯⋯⋯⋯· ·5结构型式⋯⋯⋯⋯⋯⋯⋯⋯⋯⋯⋯⋯⋯⋯⋯⋯⋯⋯⋯⋯· ·6主要性能与功能⋯⋯⋯⋯⋯⋯⋯⋯⋯⋯⋯⋯⋯⋯· ⋯· ⋯⋯7技术要求⋯⋯⋯⋯⋯⋯⋯⋯⋯⋯⋯⋯⋯⋯⋯⋯⋯⋯· ⋯⋯·8试验方法⋯⋯⋯· ⋯· ⋯· ⋯⋯⋯⋯⋯⋯⋯· ⋯⋯⋯⋯⋯⋯⋯·9检验规则⋯⋯⋯⋯· · · · · ⋯· · · ⋯⋯⋯⋯⋯⋯⋯⋯⋯⋯⋯⋯⋯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内、外把手或扣手及操作件设置位置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效的集控开关门信号时序图⋯⋯⋯·附录C(规范性附录)集控箱操作面板原理图⋯⋯⋯⋯⋯⋯·TB/T 3108—201 1Ⅱ1112233678O12TB/T 3108—2011刖昌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TB/T 3108- - 2005《铁道客车塞拉门》。本标准与TB/T 3108—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使用范围(见第1章,2005版第1章)。——增加了海拔高度、低气压、强紫外线、阵风风速的要求(见44.12.3、7.2 4)。——修改了工作条件中站台高度E限(见4 3 1,2005年版的43.1)。——增加了气动塞拉门风源压力的要求(见4.3 2)。——删除了发电车供电电压和机车供电电压的表述,增加了有关塞拉门门控系统、集控信号和防冻装置供电电压的表述(见4.3.3、6.7,2005年版的4 3.3)。——增加了青藏客车的通过净宽度下限(见5.1)。——修改了防雨性能要求(见6.1,2005年版的6.1)。——修改了门扇的传热系数(见6,2,2005年版的6.2)。——修改了计权隔声量(见6.3,2005年版的6.4)。——增加了塞拉门防挤压检测的要求(见79.1.1)。——修改了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见7.1.12,2005年版的7.1.11)。——增加了零部件表面涂覆的具体要求(见7.1.13)。——增加了紧固件涂打防松标记的规定(见7.1.14)。——增加了在门框骨架、窗玻璃以及门胶条的规定中针对青藏客车塞拉门的规定(见7.2.1、7.22、72.3)。——增加了紧急解锁和上电关门功能的表述(见7.5、7.9 1.5)。——增加了对于本门控制中部分内容的表述(见7.9.2)。——增加了对于集中控制中部分内容的表述(见7.9.3)。——修改了隔声性能试验方法(见8.3,2005年版的83)。——增加了型式试验的规定(见9.2)。——增加了包装材料的规定(见10 2.3)。本标准由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姣、张方涛、阎锋、石海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 3108—2005。Ⅱ铁道客车塞拉门TB/T 3108—20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塞拉门的使用条件、结构型式、主要性能与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构造速度不大于200 km/h的铁道客车(包括青藏客车)及动车组用外开式塞拉门。其他车用塞拉门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ISO 780:1997,MOD)GB 5237.2—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 5237.4—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8485- - 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 12528- - 2008交流额定电压3 kV及以下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