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1.040.30Q35备案号:34406- - 201 2J 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 597—201 1代替JC/T 597一1995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管Transparent quart z gl ass t ubes for semi conduct or2011- 12- 20发布201 2- 07-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Btl=! }口JC,T 597—201 1本标准按照GB/T I.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C/T 597—1995《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管》。与JC/T 597—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l 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删除、修改、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1995年版的第3章);——取消了原标准中分类方法,修改成按用途分为太阳能级透明石英玻璃管(T级)和电子级透明石英玻璃管(D级)(见4.1,1995年版的4.1和4,2);——增加了标记(见4.2);——扩大了规格尺寸并加严了尺寸偏差的要求(见5.1,1995年版的5.1和5.2):——加严外观质量要求(见5.2,1995年版的5.3);——修改了杂质元素含量要求(见5.3.1,1995年版的5.4.1):——修改了热稳定性要求(见5,3.3,.1995年版的5.5.1):——增加了热变色性要求(见5.3.4);——修改了抗析晶性要求(见5.3.5,1995年版的5.5.2):——修改了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试验方法(见6.1,1995年版的6.1):一一修改了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抽样方法(见7.2.3,1995年版的7.2.2);一一修改了附录A、附录B( 见附录A和附录B,1995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玻璃和特种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7)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宏伟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洁、杨晓会、刘坚、丁家兴、杨家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9657- - 1988、JC/T 597—1995。1范围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管JC,r 597—- 2011本标准规定了半导体用透明石英玻璃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生产中使用的透明石英玻璃管(以下简称石英玻璃管)。冶金、化学工业用透明石英玻璃管也可参照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84石英玻璃化学成分分析方法GB/T 4121石英玻璃热变色性试验方法GB/T 5949透明石英玻璃气泡、气线检验方法GB/T 10701石英玻璃热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12442石英玻璃中羟基含量检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3.13.23.33.43.53.6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气泡bubbl e石英玻璃管壁内的圆形、椭圆形空穴。破皮气泡open bubbl e暴露在石英玻璃管内外表面的开口气泡。气线ai rl i ne石英玻璃管壁内或表面平行于管长方向的线状、梭状空穴。破皮气线open ai rl i ne暴露在石英玻璃管内外表面的开口气线。气泡群bubbl e cl usters石英玻璃管壁中,由微小气泡(小于标准中气泡的下限尺寸)密集而成的群集气泡。色线col orl i neJC厂r 597- _2011石英玻璃管上带有颜色的线条。3.7色斑di scol orati on石英玻璃管壁上的带有颜色的点。3.8麻点spot石英玻璃管壁上的小斑点。3.9杂质i mpuri t y石英玻璃组成中的二氧化硅(si 如)以外的组分。3.10生料颗粒bat ch parti cl e石英玻璃管中未熔化的石英颗粒。3.11透明颗粒transparent parti cl e石英玻璃管中的透明石英颗粒。3.12波纹ri ppl e石英玻璃管的内、外壁表面呈现轴向的波浪形凹凸不平。3.13沟棱stri ati on石英玻璃管表面在长度方向形成的凹凸不平的沟槽和凸棱。3.14揪痕scrat ch排除石英玻璃管壁上外观缺陷后留下的痕迹。3.15暗疤dark stri pe石英玻璃管壁呈现的一种斜状、透明、有明显界面的玻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