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land steel slag cement2006-08-25 发布2007-0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ICS 91. 100. 10 1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13590—2006代替 GB 13590—1992GB 13590—2006口本标准中第4章 、第 5 章 、第 6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 13590— 1992《钢渣矿渣水泥》。本标准中与GB 13590— 199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标准中的名称由钢渣矿渣水泥改为钢渣硅酸盐水泥(1992年的封面及有关术语;本版的封面 及有关术语)。—定义中将平炉、转炉钢渣改为转炉或电炉钢渣(1992年版的第3章 ;本版的第3章)。—在组分条款中取消了钢渣和高炉矿渣的总掺入量不小于60%的规定(1992年 版 的 第 3章;本 版 的 第 4章)。—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由 3个等级改为2 个强度等级(1992年版的第4章 ;本版的第5 章)。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由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K IS O 法)代替GB/T 177— 19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992年版的第6. 5;本版的第 7. 5)。——取消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的指标(1992年版的第5. 2)。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建源合特种水泥公司、天铁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屯河水泥有限责任 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桂林、孙树杉、赵明友、孟晓杰、侯树明、张成旺、李忠义、徐东。本标准由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 ,1992年第一次修订。GB 13590— 2006钢 渣 硅 酸 盐 水 泥1范围本标准中规定了钢渣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代号、材料要求、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1C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与防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道路工程等用的钢 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 1996,eqv ISO 680:1990)GB/T 2 0 3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T 7 5 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 1 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eqv ISO 9597: 1989)GB/T 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 5483—1996,eqv ISO 1587:1975)GB/T 8 0 7 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 9 7 7 4水泥包装袋 GB 1 2 5 7 3水泥取样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 1999,idt ISO 679:1989)YB/T 0 2 2 用于水泥中的钢渣 Y B /T 1 40 水泥用钢渣化学分析方法 JC/T 6 6 7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JC/T 8 5 3硅酸盐水泥熟料3定义与代号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转炉或电炉钢渣(简称钢渣)、适量粒化高炉矿渣、石 膏 ,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 为钢 渣硅 酸盐水 泥。水 泥 中 的 钢 渣 掺 加 量 (按 质 量 的 百 分 比 计 )不 应 少 于 30%,代号 P • SS。4材料要求4. 1钢渣须符合YB/T 022的规定。4. 2 粒化高炉矿渣须符合GB/T 203规定。4. 3 石膏须符合GB/T 5483的规定。4. 4硅酸盐水泥熟料须符合JC/T 853的规定且强度不低于42. 5 MPa。4 . 5 助磨剂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 ,助磨剂须符合JC/T 667的规定。GB 13590—20065强度等级钢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32. 5,42. 5。6技术要求6. 1三氣化硫三氧化硫含量不超过4%。6 . 2 比表面积比表面积不小于350 m2/kg。6 . 3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 m in ,终凝时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