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 100.30 Q 1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for concrete2010-09-26 发布2011-08-01 实施GB/T 25177—2010—a—刖 s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市 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建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邯郸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北京市 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瑞科尔 建筑材料(青岛)有限公司、青岛信达荣昌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上 海 EF生态环境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青岛绿帆 再生建材有限公司、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 霄 龙 、李 秋 义 、陈家珑、张同波、张 秀 芳 、肖建庄、秦 原 、何 更 新 、冷 发 光 、 王武祥、姚利君、蔡亚宁、梅爱华、张胜彦、宋作宝、王春波、寇全有、全洪珠、曹剑、李红、吴建民、王岩、 孙永军、杨德志、陈勇、杨启安。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 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配制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4684建筑用砂 GB/T 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7431.2轻 集 料 及 其 试 验 方 法 第 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for concrete由建(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 、砖瓦等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 75 mm的 颗粒。3.2微粉含量 content of fine powder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粒径小于75 fx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 content of clay lump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原粒径大于4. 75 mm, 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 36 mm的颗粒含量。3.4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 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 平均粒径0. 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3.5压碎指标 crushing index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抵抗压碎能力的指标。3.6坚 固 性 soundness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在自然风化和其他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GB/T 25177—20103.8吸水率 water absorption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含水的质量占绝干状态质量的百分数。3.9杂物 impurities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除混凝土、砂浆、砖瓦和石之外的其他物质。再生单粒颗粒级配4. 7510085 〜10010090 〜10090 〜100100〜20 mm、 20 mm 和单粒级10 〜 204.1分类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以下. 4.2规格再生粗骨料按粒径尺 5 mm〜25 mm和 5 ,16 mm〜31. 5 mm三颗粒级配再生粗骨料的F公称粒径/mm—15—455 〜10016 〜312 微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再生粗骨料的微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 2 微粉含量和泥块含量4 分类和规格类和HI类 。90 〜100----- -70 〜90mm、55 〜31. 5连续粒级5〜20项 目I类II类DI类微粉含量(按质量计)/%<1.0<2.0<3.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0.7<1.05.3吸水率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吸水率GB/T 2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