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40.01F20备案号:26385—2009口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1 146—2009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Techni cal speci fi cati on of DL/T 860 i n engi neeri ng2009—07—22发布2009—1 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前言⋯⋯⋯⋯⋯⋯⋯·l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目次DL,T1146—20093缩略语⋯⋯⋯⋯⋯⋯⋯⋯⋯⋯⋯⋯⋯⋯⋯⋯⋯⋯⋯⋯⋯⋯⋯⋯⋯⋯⋯⋯⋯⋯⋯⋯⋯⋯⋯⋯⋯4总则⋯⋯⋯⋯⋯⋯- ⋯⋯⋯⋯⋯⋯⋯⋯⋯⋯⋯⋯⋯⋯⋯⋯⋯⋯⋯⋯- ⋯⋯⋯⋯⋯⋯⋯⋯⋯⋯⋯⋯⋯⋯⋯⋯⋯⋯⋯⋯⋯⋯⋯⋯5系统总体结构⋯⋯⋯- ⋯⋯⋯⋯⋯⋯⋯⋯⋯⋯⋯⋯⋯⋯⋯⋯- ⋯⋯⋯⋯⋯⋯⋯⋯⋯⋯⋯⋯⋯⋯⋯6配置文件、配置工具及声明文件- ⋯⋯⋯⋯⋯⋯- ⋯⋯⋯⋯⋯⋯⋯⋯⋯⋯⋯⋯⋯⋯⋯⋯⋯⋯⋯· ·7模型、建模及扩展⋯⋯⋯⋯⋯⋯⋯⋯⋯⋯⋯⋯⋯⋯⋯⋯⋯⋯⋯⋯⋯⋯⋯⋯⋯⋯⋯⋯· ⋯⋯⋯⋯8抽象服务通信接口⋯⋯⋯⋯⋯⋯⋯⋯⋯⋯⋯⋯⋯⋯⋯⋯⋯⋯⋯⋯⋯⋯⋯⋯⋯⋯- ⋯⋯⋯⋯⋯⋯⋯9测{式⋯⋯⋯⋯⋯⋯⋯⋯⋯⋯⋯⋯⋯⋯⋯⋯⋯⋯⋯⋯⋯⋯⋯⋯⋯⋯⋯⋯⋯⋯⋯⋯⋯⋯⋯⋯⋯⋯⋯⋯⋯⋯⋯⋯⋯⋯⋯⋯⋯·附录A(规范性附录)GOOSE通信的收发机制⋯⋯⋯⋯⋯⋯⋯⋯⋯⋯⋯⋯⋯⋯⋯⋯⋯· ⋯⋯⋯⋯附录B(规范性附录)模型扩展⋯⋯⋯⋯⋯⋯⋯⋯⋯⋯⋯⋯⋯⋯⋯⋯⋯⋯⋯⋯⋯⋯⋯⋯⋯⋯⋯”II11o■■o巧n:宝拇射DL,T”46—2009fIu菁本标准是对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相关内容的细化。DL厂r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包括以下部分:DL/T 860.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部分:介绍和概述DL/T 860 2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DL/T 860 3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3部分:总体要求DL/T 860.4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4部分:系统和工程管理DL/T 860.5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设备模型功能和设备模型的通信要求DLFF 860.6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6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描述语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语言DL/T 860 7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 1部分:变电站和线路(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一原理和模型DL/T 860.72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 2部分:变电站和线路(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一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DL/T 860.73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 3部分:变电站和线路(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一公用公共数据类DL/T 860 74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4部分:变电站和线路(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一兼容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DL/T 860.8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8.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 SCSM) 映射到MMS(ISO/IEC9506第1部分和第2部分)DL/T 860.9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 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一通过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的采样值DL/T 860.92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一通过ISOfl EC8802- 3GB/T 15629.3的采样值DL/T 860.1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福、何卫、刘佩娟、任雁铭、张海滨、丁杰、胡道徐、王文龙、吴晓博、王松。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l1范围DL/T860实施技术规范DL/T1148—2009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应用DL/T860标准时系统结构、配置、模型、服务、测试的统一性以及选用参数的规范性,并规定了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模型扩充时应遵循的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应用DL/T86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产品的开发、设计、测试、应用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