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99:25.220.60P66鲁案号:JT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2008- 06- 02发布路面防滑涂料Pavement anfi ski d pai nt2008.1 0-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目次前言⋯⋯⋯⋯⋯⋯⋯⋯⋯⋯⋯⋯⋯⋯⋯⋯⋯⋯⋯⋯⋯⋯⋯⋯⋯⋯⋯⋯⋯⋯⋯⋯⋯⋯⋯⋯⋯⋯⋯⋯i n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分类与组成⋯⋯⋯⋯⋯⋯⋯⋯⋯⋯⋯⋯⋯⋯⋯⋯⋯⋯⋯⋯⋯⋯⋯⋯⋯⋯⋯⋯⋯⋯⋯⋯⋯⋯⋯⋯14技术要求⋯⋯⋯⋯⋯⋯⋯⋯⋯⋯⋯⋯⋯⋯⋯⋯⋯⋯⋯⋯⋯⋯⋯⋯⋯⋯⋯⋯⋯⋯⋯⋯⋯⋯⋯⋯⋯1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d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E前言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虹老人牌(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兄弟路标涂料有限公司、山西长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阿童木(廊坊)涂料有限公司、宁波海威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东华、杜玲玲、邝丽君、朱桂根、杜利民、唐武、刘宝忠、刘恒权、李松平。Ⅲ路面防滑涂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路面防滑涂料的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公路上涂铺的各种防滑标线及防滑路面所用的路面防滑涂料。城市道路、机场、港口、厂矿等地区涂铺的防滑标线及路面所用的路面防滑涂料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JTJ059- - 199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3分类与组成3.1路面防滑涂料按施工方式分为热熔型和冷涂型两类;按抗滑性高低,分为普通防滑型、中防滑型、高防滑型三类。冷涂型按干燥速度分为快干型和慢干型。3.2路面防滑涂料由基料及防滑骨料组成。成型后涂层的颜色主要为红、绿、黄、蓝等。4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路面防滑涂料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通用理化性能。表1路面防滑涂料通用理化性能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普通防滑型中防滑型高防滑型1涂膜外观干燥成型后,颜色、骨料颗粒分布应均匀.无裂纹、骨料颗粒脱落等现象2耐水性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3耐碱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无异常现象4涂层低温抗裂性一10℃保持4h,室温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应无裂纹5抗滑性,BPN值45≤BPN<5555≤BPN<70BPN≥706人工加速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4.2热熔型路面防滑涂料热熔型路面防滑涂料理化性能除满足表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热熔型路面防滑涂料特定理化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不粘胎干燥时间(rai n)≤102抗压强度( 23℃±1℃) ( MPa)≥8‘3耐变形性(60℃.50kPa,1h)(%)≥90200QC一220。C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4加热稳定性结块等现象a脆性材料压至破碎,柔性材料压下试块高度的加%。4.3冷涂型路面防滑涂料冷涂型路面防滑涂料理化性能除满足表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冷涂型路面防滑涂料特定理化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l基料在容器中的状态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2凝胶时间‘(mi n)≥103基料附着性(画圈法)≤4级4不粘胎干燥时间(h)≤1(快干冷涂型)≤5(慢干冷涂型)a物理干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