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 3441m2,其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556.48 m2,建筑高度 11.7 米,2 层框架结构,厂房总建筑面积1885.0m2,建筑高度 17.75 米,1 层门式钢架结构,相关配套用房组成。本工程作为我公司的一个文明施工窗口,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现场的防护安全、以及组织交通运输和材料设备进出场、满足政府部门对施工管理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良好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以满足上述各项要求,将成为本工程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内容。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2二、编制依据本工程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依据项目施工技术文件、现场实际情况、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编制而成。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案编制依据:2.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2.2《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 2682-2020) 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2.6《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2.7 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施工条件2.8 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和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三、扬尘治理目标1、空气质量改善显著降低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如 PM2.5、3PM10)浓度,减少扬尘对大气质量的不良影响,保障居民能够呼吸到清洁的空气。2、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土壤、水源、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3、公众健康保障降低因扬尘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保护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4、社会满意度提升减少因扬尘问题引发的居民投诉和社会不满,提高社会公众对施工项目的认可度和满意度。5、合规运营 确保施工活动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扬尘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避免因违规而受到处罚。46、可持续发展推动施工行业形成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7、形象塑造提升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展现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增强市场竞争力。8、文明施工示范为其他类似工程项目树立良好的扬尘治理榜样,带动整个行业提高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四、项目管理体系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 为加强对防尘的组织协调,为保证各项指标完成,拟在现场成立有各参建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51、组织机构项目部扬尘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技术负责人组员:各管理人员2、岗位职责2.1 领导小组组长岗位职责组长为本项目防尘、降尘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各项目标,审批实施专项方案,建立管理组织机构,主持领导小组例会。2.2 领导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受组长委托主持领导小组例会,组织现场检查和整改,协调各分包施工管理工作。2.3 领导小组组员负责本单位防尘、降尘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经小组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2.4 总包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分包单位执行实施方案、提供相关资料。2.5 工程部门负责防尘、降尘方案的实施,组织对工人进行绿色施工方面的培训,在技术、安全交底中明确防尘、降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6严格按方案要求实行,并按要求保留相关记录。2.6 物资部门在材料采购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首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及积极推广的新材料;对分包单位的材料采购提出相应要求。2.7 安全部门监督施工过程按照方案实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等,保留相关图片和音像资料。2.8 资料部门负责防尘、降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五、扬尘治理措施根据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治理管理制度和工程技术规程,在工地管理中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湿法作业、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