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政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2022 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2〕8 号)要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大量模拟计算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026-2014 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标准共分 8 章和 10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 术语;3.气候子区与主要计算参数;4.建筑与围护结构;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给水排水;7.电气;8.可再生与清洁能源利用;附录 A~附录 I。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提高了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2.大幅度提升了围护结构主要部位的热工性能;3.调整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方法,以逐时动态的方法进行全年供暖能耗计算;4.提高了对空调冷热源主机设备的能效标准;5.修改了太阳能作为生活热水热源时的能效指标要求;6.增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采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7.增加和调整了可再生与清洁能源利用整章内容;8.补充完善了相关的附录资料。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 128 号,邮编 250024,电话:0531-51765607,E-mail:sdjzjn2016@163.com)。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北京绿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沃卡姆(山东)真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沃尔德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绿地泉景门窗有限公司滨州裕阳铝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朱传晟 于晓明 王洪飞 徐建 王春堂 刁乃仁 崔艳秋 李向东陈益玲 张钊 周建昌 王昭 杨昊明 张海燕 王方琳 李晓南周楠楠 孙鲁军 张子奇 宫海东 刘启明 杜兵 由明通 牛彦磊于保清 郭安升 王成霞 何兆晶 李娟 孙彬栋 徐琦 乔石佳张晓泉 林浩 闫志强 明大伟 张金喜 崔建学 夏艳 冷相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II刘永亮主要审查人:徐伟 万水娥 房泽民 李国忠 郭柱道 徐虹 刘洪令 宋英芳周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III目 次1 总则...........................................................................................................................................................72 术语...........................................................................................................................................................83 气候子区与主要计算参数.....................................................................................................................114 建筑与围护结构.....................................................................................................................................144.1 一般规定...............................................................................................................................................................14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154.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19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